DXA骨密度檢測:母親節最珍貴的禮物與最健康的投資 及早檢測遠離骨折風險 讓媽媽的健康美到「骨質」裡

別讓沉默的殺手「骨質疏鬆症」扼殺母親的美麗!

醫藥新聞醫藥新聞 撰文者: 醫療專家群2023-05-11

每個媽媽的優雅與智慧都是時光沉澱後的禮物,但是千萬別讓沉默的殺手「骨質疏鬆症」扼殺母親的美麗!如果出現「駝矮痛」症狀,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呼籲及早進行DXA骨密度檢測,掌握骨鬆治療先機、降低未來骨鬆導致骨折的風險。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黃兆山理事長呼籲:「多數人在骨折實際發生前並不知道自身已經罹患骨鬆,建議50歲以上停經婦女等高風險族群一定要透過專業的DXA骨密度檢測掌握骨骼健康,若出現骨密度過低的情況立即與醫師討論後續治療與照護計畫,絕不可輕忽。」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即將到來,除了「面子」的美麗維護外,「骨質」健康更是最好的禮物以及最健康的投資,趕緊安排一次骨密度檢測,讓媽媽從外到內美到「骨」子裡,遠離骨折風險,更健康的享受第二人生。

骨質疏鬆症無明顯症狀 沉默的殺手悄無聲息扼殺晚年的安樂

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骨鬆患者也逐年增加,骨鬆為骨骼微細結構發生破壞,導致骨骼脆弱、骨量減少或骨密度下降,尤其是女性在停經後,因雌性激素分泌急速降低,骨質流失速度會迅速上升。初期症狀並不明顯,也因「駝矮痛」與老化的症狀類似,往往要等到骨折發生後就醫才驚覺自身骨密度過低,確診骨質疏鬆症。

雖國人普遍對骨鬆認知度高,卻不見得了解其是可預防及治療的疾病,也不清楚骨鬆導致的骨折對未來帶來的影響及負擔。根據調查顯示,骨鬆為65歲以上老人常見慢性病之一,台灣髖部骨折發生率更是亞洲區第一名2,3,骨鬆性骨折一旦發生,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尤其是髖部骨折後造成臀部的疼痛而無法移動,以致長期臥床,因此容易產生褥瘡、肺炎、尿道炎、靜脈炎、營養不良、憂鬱症等等症狀,嚴重可能造成未來生活品質降低與失能臥床風險等後果,髖關節骨折發生後,一年的死亡率更高達22%1。此外,骨質疏鬆性骨折一年內,約 有45% 年長者會再次骨折4,且二度骨折將導致死亡風險增加5,家中若有罹患骨鬆的長輩,不可不多加注意。

不過也不能就此認為骨鬆是年老以後才需要關注的疾病,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黃兆山理事長分享曾有一名約五十歲女性帶著婆婆就醫治療骨鬆,在醫師提醒也為風險族群後,一併進行骨密度檢測,檢測完才知道自己的骨密度T值竟然低於-3.0,比已確診骨鬆的婆婆還低!理事長提醒:「老化並非骨鬆唯一的風險因子,若是患有內分泌疾病,例:糖尿病、甲狀腺亢進等,或長期使用類固醇,也有極高的可能導致骨鬆,不可不慎。」

五分鐘躺著測骨鬆 為未來十年骨折風險提早進行評估

若自身為骨鬆高風險族群,醫師建議及早進行DXA檢測,查看是否有骨密度過低的情況,DXA骨密度檢測全名為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透過低能量X光照射能準確的測量出骨密度數值,為臨床上診斷是否有骨質疏鬆症的主要依據,檢測完成後醫師會依據代表骨密度的T值給予治療或是飲食生活建議。根據檢測結果骨密度T值小於-2.5即可診斷為骨質疏鬆症。目前除了各大醫院放射科,越來越多診所也備有DXA檢測儀,另外也有移動式的DXA檢測專車深入鄉里,為民眾提升醫療可近性,受測者只須躺在DXA檢測儀上接受掃描,整個過程約花費5分鐘,運用低劑量的放射線去檢測髖關節與脊椎的骨密度,檢測過程不會感到疼痛,其輻射暴露劑量僅胸部X光的十分之一,是相當安全、非侵入性的檢查。除了可以篩檢診斷骨質疏鬆症,DXA檢測還可以評估患者10年內發生骨折的風險,若檢測出來的骨密度 T 值低於-3.0,則為極高骨折風險族群。

骨鬆性骨折後果嚴重不可逆!醫籲:極高骨折風險族群優先使用促骨生成藥物

據 2023 年台灣成人骨質疏鬆症防治之共識及指引3,若骨質疏鬆症患者符合下述其中一個條件,則為極高骨折風險族群:

(1)骨密度 T 值低於-3.0
(2)最近 12 個月內發生骨鬆性骨折
(3)接受骨質疏鬆症治療中仍發生骨折
(4)有多發性骨鬆性骨折
(5)有在服用會造成骨質流失的藥物並發生骨折,例如長期使用類固醇的病人發生骨折
(6)跌倒風險高或有傷害性跌倒病史的患者
(7)FRAX®骨折風險極高患者,如 10 年主要骨質疏鬆性骨折風險>30%、髖關節骨折風險>4.5%

骨鬆性骨折的後果嚴重且不可逆,故骨鬆患者接受妥善治療顯得至關重要,目前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藥物可分為兩大類,促骨生成藥物與抗骨流失藥物。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秘書長戴大為說明:「根據 2020 年美國臨床內分泌醫學會 (AACE) 骨質疏鬆症治療指引建議,骨鬆極高骨折風險族群可優先使用促進骨質生成的藥物,以快速提升骨密度和降低骨折風險。6」

骨鬆防治親善大使孫翠鳳女士籲:及早檢測積極治療 為家人骨骼健康做最好的預先規劃

台灣明華園戲劇總團首席孫翠鳳女士本身為骨鬆患者的家屬,也長期擔任骨質疏鬆症防治公益代言人及親善大使。她表示婆婆晚年常常全身多處疼痛,在當時的年代僅能到診所施打止痛針,最後每日都需要施打兩針才能勉強維持正常生活,最後到大醫院檢查才發現罹患骨鬆,若能及早檢測發現並妥善治療,便能舒緩婆婆晚年的不適,為避免憾事再度發生,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與孫翠鳳女士攜手共同呼籲民眾:「骨質疏鬆症沒有顯著症狀,因此更應該謹慎為自己與家人留意,及早檢測並積極治療。」母親節將至,提醒民眾要關心自己及身邊長輩的健康狀況,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與台灣安進長期關注民眾的骨骼健康,致力落實「骨鬆早篩檢 骨折不出現」的觀念,避免更多骨鬆造成的骨折憾事發生。

Reference
1.新冠肺炎後疫情時代的骨鬆治療
2.隱形的殺手骨質疏鬆症 關心骨骼的健康,就從今天做起
3.2023台灣成人骨質疏鬆症防治之共識及指引
4. Hsiao PC. Medicine (Baltimore). 2015
5. Lee SH. Acta Orthop Traumatol Turc. 2016.
6.美國內分泌專科醫學會 (AACE) 骨質疏鬆治療指引

醫藥新聞

醫藥新聞

查看全部

合作專家群

匯集最關鍵的醫藥新知,以及不斷更新的醫藥新聞,替你找到最佳的健康指引。

延伸閱讀


字級100%